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据自愿原则,经过协商达成离婚协议,并到法院办理离婚手续。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进行财产分割。如果他们有共同产权房产,那么离婚后应该如何处理房产证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协议离婚中,双方达成协议时可以约定处理房产证的方式。如果夫妻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并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房产证的处理方式,那么在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会依据离婚协议的内容进行判决。
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可能会采取以下方式处理房产证:
1. 协商一方出售,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屋出售,并明确约定房屋出售款项的分配方式。
2. 抽签决定房产归属,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可以通过抽签等方式决定房产的归属。
3. 协商一方放弃房产份额,如果夫妻双方中一方对房产不感兴趣,或者双方都可以接受放弃房屋份额,则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一方放弃房产份额,使得另一方拥有房屋全部产权。
无论夫妻双方选择哪种方式处理房产证,他们都需要在协议离婚过程中将协议书以及相关证明材料提交至该管辖地区的法院进行审理,并需要进行公证,确保该协议得到官方认可。等到协议得到法院审理通过之后,房产证的处理方式也会得到确认。
总之,协议离婚中房产证的处理方式需要夫妻双方充分协商并在离婚协议书中明确约定,以避免出现纷争和矛盾。同时,在协议离婚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