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法犯罪行为,与刑法有关。刑法规定: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都属于财产犯罪,而挪用公款则属于职务侵占。职务侵占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财物或者违法分配、借调、借款等方式,非法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后果的一种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职务侵占罪中,挪用公款的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按照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轻重主要看犯罪的数额大小,数额较大的被认定为严重职务侵占罪,数额小的被认定为普通职务侵占罪。对于职务侵占,不管是否挪用公款,都是需要进行严肃处理。另外,挪用公款的行为,还可能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如受贿、行贿等罪。
因此,挪用公款不会因为犯罪数额较小、好处相对于后果较高而减轻刑罚,且如果已经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罪名还可能被升为严重职务侵占罪。同时,职务侵占行为还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严重影响政府机构形象,因此挪用公款应该受到严惩。
总之,挪用公款是不能减刑的,不仅有违法犯罪所需要面对的法律制裁,还有社会舆论的谴责和责任。任何公职人员应该保持高度的道德观念和专业素质,维护公权力的公正、透明和廉洁,为社会安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