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在家庭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定义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健康负有保障和引导责任的权利。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抚养权的相关规定主要由《婚姻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进行规范。
婚姻法规定,在夫妻离婚时,抚养权问题应当协商解决,如双方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分别决定抚养子女的事宜。夫妻离异后,应当继续共同行使抚养子女的权利,维护家庭关系,如无法共同行使时,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具体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判决或者裁定该子女由哪一方行使抚养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抚养权、受教育权、保健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承担必要的照管、教育、保健、保护义务。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防止家庭暴力、虐待,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核心。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滥用抚养权或者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向政府部门或者有关组织提出申请。
总的来说,抚养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这些法律的规范下,抚养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维护家庭和睦、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