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担任公职人员的个人或单位,将国家、集体或社会财产占为己有或者挪作他用的行为,属于一种贪污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力度,对挪用公款也加大了打击力度。2021年,挪用公款多少钱才能立案呢?
一般来说,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的金额门槛比较高,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才能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标准是20万元以 上,严重的是100万元以上。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也规定,如果被告人具有单位或者担任公职人员等情况,无需达到标准即可立案。
当然,具体金额还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被挪用的公款数额、占款人的身份、是否有赃款挽回等因素。在实际执行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裁量,维护公平正义。
在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加强对挪用公款的打击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贪腐行为发生,维护公共利益,而且也是对担任公职人员的提醒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