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的房产分割是离婚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因为房产往往是家庭财产中最大的部分。离婚协议中的房产分割方式是根据夫妻双方在婚前是否签署了财产协议,还有离婚时房产的性质(婚前财产、婚后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来决定的。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签署完成了财产协议,那么房产的分割将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但如果没有签署财产协议,根据我国的婚姻法规定,房产的分割将依据以下原则来确定:
1.婚前已经有的房产应当归属于个人财产,离婚后不需要分割。
2.婚后共同买的房产,如果两人都有出资,那么可以根据出资比例分割。如果只有一人出资,根据买房时的目的和共同生活证明,判断房产的所有权和归属。
3.个人财产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用途进行分割或补偿。
4.如果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房产的归属权将根据法院的判决来决定。
此外,一般情况下房产分割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卖掉分割,把卖房所得的资金根据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给双方;另一种是分而不卖。分而不卖的方式更适用于双方都有独立的住房的情况下,因为把房子卖掉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的房产如何分割需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协议或者根据婚姻法来进行,对于夫妻双方而言,应当在离婚协议的签署前进行有关财产的讨论和协商,以达成最终的协议,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