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规定中,离婚时的抚养权争夺主要由“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两部分法律进行约束和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要孩子出生,双方都有平等的抚养权。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情况下由母亲为主抚养孩子,且父亲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完全的照顾孩子的能力。
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一般是由一方申请,另一方则需要进行答辩并证明自己拥有照顾孩子的能力。而孩子的年龄会影响法官的抚养权判决,尤其是在孩子较小的情况下,法官通常会判定孩子随母亲抚养,并要求父亲支付抚养费。但在孩子年龄较大时,法官则会考虑孩子的意愿,比如是否认同父母的离婚以及希望和哪一方生活等等,从而做出抚养权判决。
无论离婚几岁都可以争夺抚养权,但建议父母在离婚前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利益,并采取更全面、妥善的协商方案。同时,离婚后,父母要切实依据判决书履行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做好相应的金钱、时间、心理等上的投入,保障孩子的最基本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