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涉及到财产犯罪,而且还涉及到公职人员职责犯罪。当公职人员侵占公款时,将会严重损害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公共财政的稳定和运转,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来进行打击。
那么,私自挪用公款多少可以报案呢?一般来说,无论涉及多少金额,都应该及时报案。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情况,会有相应的刑事责任,严重者可能面临刑事追究。具体来说,挪用公款金额居于以下不同档次:
一.数额较小的情况。指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元以下的情况。此类情况一般由单位或组织内部处理,或者经过行政手段进行处理。
二.数额较大的情况。指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元到3000元的情况。此类情况构成轻微之罪,可被处以行政拘留或者是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数额较大且涉及刑事责任的情况。指挪用公款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情况。此类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人员可能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处以拘禁、有期徒刑等刑罚。
综上所述,无论涉及多少金额,挪用公款都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行为,应该及时举报。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则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因此,当发现有此类违法行为时,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公正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