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制度下,离婚判决是在离婚诉讼中,法院根据已有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正式司法审判后做出的裁决。这意味着,离婚判决是法院在独立裁判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对离婚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双方当事人严格执行。
但是,在离婚判决生效之前,离婚双方还可以在法院或律师的协助下,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共同的意愿,进行离婚协议的制定和签署。离婚协议是指在离婚诉讼中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其内容可以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费情况等。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达成了协议并向法院申请确认,同时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也会重视其内容,尽可能予以保护和确认。
离婚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1. 协议依据法律,在双方自愿协商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双方均确认的法律效力;
2. 协议内容一旦经双方签署并向法院确认,就得到法律保护,法院有权利力量保证协议执行;
3. 双方如果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达成不了离婚协议,则只能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裁决离婚问题,即离婚判决;
4. 若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或涉及违反法律、公序良俗等问题,法院有权裁定协议无效,此时仍需实行离婚判决。
总之,离婚协议是离婚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合同约定。虽然离婚判决已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离婚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比离婚判决更为灵活、个性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其效力将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