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既涉及到职工的道德品质问题,也可能对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此,单位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首先,单位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这包括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防范和发现职工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并加强管理和惩处力度。如果单位不能规范职工的行为,就难以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单位应该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能力。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充分认识到挪用公款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从而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
最后,单位应该配合司法机关追究职工挪用公款的法律责任。单位也应该承担一定的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这是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的表现。一方面,单位应该追究挪用公款的职工的法律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单位应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如对涉案的受害人进行赔偿,以及对挪用公款造成的负面影响作出赔偿或道歉。
总之,职工挪用公款问题的发生并非单单职工的问题,单位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只有全面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和培训、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挪用公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