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协议书是由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其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需要经过双方的签字确认才能生效。因此,离婚时协议书是受法律认可的,但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在协议书的起草和签署过程中,双方需要确保自愿和公平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协议的条款应当尽可能真实和公正,同时反映出双方的真实意愿和权益。如果存在一方利用强势地位或者欺骗等虚假手段使得协议条款不公或者不真实,那么这份协议将无法获得法律认可。
其次,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家庭债务等问题,那么需要按照《婚姻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约定协议条款,否则协议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话,也是不能生效的。
最后,鉴于离婚时协议书对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双方在签订协议书前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公平和合理。在协议条款确立之后,也需要经过协议签字、公证等环节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
总之,离婚协议书受到法律认可的前提是必须确保其合法、公正、真实和双方自愿确认。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双方在协议书上所约定的条款将具有法律效力,并被法院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