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做假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行为,会对公共财政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属于经济犯罪范畴。那么对于挪用公款做假账的行为,如何进行判决呢?
首先,挪用公款做假账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的,依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会被判定为贪污罪或者挪用公款罪。判定罪名的关键在于行为的意图,如果旨在占有公款的,便认定为贪污罪;如果仅仅是为了营造虚假的账面情况,挪用公款方便管理,则认定为挪用公款罪。不过无论是那种罪名,都会面临刑事处罚。
其次,判刑的量刑标准在于挪用的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如果挪用数额较小,属于简单的违纪行为,通常会被处以经济处罚和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挪用数额较大,情节也比较严重,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定为刑事罪责,并被处以刑事处罚。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面临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有期徒刑。
最后,被判定为犯罪行为的人,还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他们需要退还挪用的公款,并承担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如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影响社会治安,他们还需要承担相关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做假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种人,依法惩处是必须的,并且需要给予足够严厉的处罚,以切实保护公共财产,同时也给其他可能有此类行为的人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