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此类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和制裁措施。如果从事挪用公款活动的人被判刑时间长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量较大,且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严重,被判的刑期可能比较长。如果挪用的金额较小,同时可以认罪悔过,情节比较轻微,判刑时间也可能较短。
以挪用公款390万元为例,如果是首犯,未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社会危害,可以认罪悔过,立即退赔,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390万元以上就构成了特别巨额,最高可以判处死刑,但是如果具体情节轻微,也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一般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刑期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同时可能会处以罚款。因此,如果只是挪用公款390万元,同时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话,理论上最短的判刑时间可能是三年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判刑时间,具体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犯罪人有没有在案发后积极退赔,是否认罪悔过,是否有情节轻微等等因素。
总之,从事挪用公款这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人,不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社会影响。对于这种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加强社会监管和法律监管力度,更需要提高每个人的法律意识,坚决抵制这种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