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拆迁安置问题日益矛盾,其中涉及的拆迁安置费用问题也愈加复杂。有些地方为了简化拆迁程序,会将安置房的产权归入拆迁户的名下,这就使得拆迁安置费变成了商品房,给拆迁户和市民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
首先,产权不够明晰。拆迁户在签署协议时并不了解产权的变化,一些本来属于公有的土地和财产就变成了私有,没有明确的产权,对拆迁户的利益保护造成了威胁。因为这些商品房最初的产权是国家所有,所以如果拆迁户想卖掉房子,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其次,造成资源浪费。将公共资源转化为商品房,使得原本应该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土地以及拆迁安置房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一些拆迁安置房由于位置与设计问题,难以正常居住,也造成了浪费。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拆迁安置费被滥用和恶意炒作,增强产权和公共资源的明确性和可持续性,保护拆迁户的利益,同时也要科学规划拆迁地区的发展方向,避免资源的滥用与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