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离婚手续中的一份重要文件,内容包括双方协商好的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事项。一旦签订,双方就需按照协议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离婚协议书的失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例如财产分割方案;对于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抚养、探望等问题,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协议内容与法律不一致,协议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无效。
二、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如果其中一方签订离婚协议时被强迫或者胁迫,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签订协议,那么该协议就可能被判定无效,并且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
三、协议违反公序良俗。离婚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否则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例如离婚协议中存在非法交易、不正当利益等情况。
四、协议书未经公证或者未经法院确认。离婚协议书必须经过公证或者经过法院确认才能具备法律效力,如果协议书未经过公证或者未经过法院确认,那么该协议的效力是不确定的。
总之,离婚协议书的失效,主要是因为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公序良俗,或者存在违背公平公正的情况。无论哪种情况,双方都应该提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严格遵守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