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侵犯财产的犯罪,属于国家的刑事违法行为,因此有追责时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时效为10年。也就是说,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检察机关有10年时间进行追诉。但有一些情况可能会有特别处理:
1.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因挪用公款犯罪,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从犯罪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不得超过10年。
2. 犯罪人逃避追诉:如果犯罪人逃避追诉,那么追诉时效的计算会暂停。也就是说,在犯罪人被抓捕重新开始实行追诉时效计算。
3. 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那么时效期限也会延长。具体的延长期限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时效的到期时间是指检察机关进行起诉的最后期限,而不是犯罪的归案时间。如果在时效到期前,检察机关已经向法院提起了公诉,并且法院依法判决,那么就算犯罪被揭发时间距离判决时间较长,也不会因为超时而导致不予追究责任。但是如果时效期限已经到了,而检察机关还没有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那么这种案件就会进入时效阶段,犯罪人也就无法再受到刑事追究的处罚。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追责时效期限为10年。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以便更准确地追究犯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