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用于建房和生产经营的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家门口的土地”。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农村人口稳定的重要保障。
那么,对于农村宅基地使用者的儿子,能否继承、享受此土地的权益呢?
按照《农村宅基地条例》,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通过继承、赠与、协议等方式传承。不过,在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中,宅基地属于“建设用地”,且归属于农户的住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是不可以随意交易、过户的。因此,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继承给农村户籍的儿子或儿子的儿子,这样才能保证土地的稳定利用,保障家庭稳定。
同时,对于未成年、外籍、非实际居住的儿子,要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则需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并由村民大会进行审议,最终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因此,想要继承农村宅基地,需要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并且符合家庭和社会的利益需求。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权是有限的,仅限于农户合法的儿子,并且需要符合相关政策的规定。这也说明了,农村宅基地是为农民家庭的居住和生产经营服务的,目的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保护农民利益。因此,到底能否继承、享受农村宅基地的权益,还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并且考虑家庭和社会的利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