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被发现了,那么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都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愿意主动退还所挪用的公款,那么被处理的后果会相对缓和,而且有可能在辞职时避免面临记录,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辞职就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人要承担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刑事责任:如果挪用公款数额比较大,那么可能面临刑事诉讼。刑法中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超过50万元的,最高可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民事责任:挪用公款是一种违约行为,因此可能面临侵权赔偿的诉讼。挪用公款造成的损失如果越大,赔偿金额也就越高。
3.行政责任: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是公职人员,那么还可能面临行政处分,例如开除或撤职等。
所以说,即使挪用公款的人愿意主动退还所挪用的公款,也不能逃避法律的追责。并且,从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角度来看,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道德和法律都是严厉谴责的,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个人的声誉和信誉,可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挪用了公款,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立即主动退还,并且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尽量降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