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它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损毁了纳税人的信任,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应该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惩罚。
具体来说,关于贪污挪用公款的刑事处罚,中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罪行。如果贪污的金额较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的金额较小或者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而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公款挪用于非法私人用途的罪行。如果被挪用的公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较小或者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某人被指控同时犯有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那么应该根据全案情节综合判断量刑,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惩处。
综上所述,对于贪污挪用公款这两种犯罪行为,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决。根据案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判决时间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法律都会依据实际情况,按照法律规定严格审理和定罪。总的来说,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背景下,公款有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和使用规定,希望能够减少这些犯罪行为的发生,并且依法惩治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