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到公权力、公共资源等公共利益,必须严厉打击。根据我国刑法,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与国家机关有关职务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挪用、私分、侵占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标准是指数额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是指数额达到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达到3千万,则说明情节非常严重,刑罚应当相应加重。根据我国刑法,挪用公款数额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情况,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七年,并处罚金;数额在1000万至5000万之间的情况,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十四年以下,并处罚金;数额在5000万以上的情况,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合来看,假设挪用公款数额达到3千万,可以推测,该行为涉及到的人员身份较高,公共利益的损失也较大,因此判处的刑罚也应该越重。应该依照其情节明确量刑,同时不能过于轻判或过度判定,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此案件,维护社会公正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