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严格的审计监督。审计部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审计:
第一步,收集证据。审计人员应该对与挪用公款有关的财务记录进行彻底的审核,并且要查阅相关的文件、合同、收据等,以找出违法行为的证据。
第二步,确定责任。审计人员应该明确挪用公款的责任人,并调查他们的行为轨迹,找出违法行为的起止时间、频率、金额等信息。
第三步,计算挪用金额。审计人员应该根据证据,计算出挪用公款的具体金额,并结合调查结果,进行核对和确认。
第四步,制订整改方案。审计人员应该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整改方案,并向国有企业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第五步,跟踪落实。审计人员应该跟踪挪用公款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对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审计部门应该加强对国企挪用公款行为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国企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同时,有关国家机关也应该加强对挪用公款行为的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以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