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个人名义动用公共财产,属于违法行为。在我国法律中,挪用公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但罪名并不严重,因此惩罚力度相对较轻。
但是,如果挪用公款的用途是为了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那么就会触犯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或者职责上的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非法占有国家或者集体财物的行为。可以看出,挪用公款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就属于贪污犯罪行为。
除了行政违法和贪污犯罪,挪用公款还会涉及到其他罪行,如滥用职权罪、行贿罪等。
总之,挪用公款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是否构成贪污犯罪还要看行为人动用公款的用途。如果用来谋取个人利益,那么就可以构成贪污罪,需要承担更严重的法律责任。因此,对于公共财产应当严格管理,防止出现挪用公款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