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对公共财产的规定和管理制度,破坏了公共财产的安全、稳定和完整性。因此,挪用公款的罪行性质严重,并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治。而判决挪用公款刑期的长度,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首先,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是判决刑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挪用公款数额越大,其罪行的恶性程度就越高,涉及到的社会影响也就越大。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者,将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是挪用公款800万元,其刑期可判为12年至15年不等。
其次,犯罪者的犯罪动机和行为的影响力也会影响判决刑期的长度。如果犯罪者挪用公款是出于独立的犯罪动机,如个人贪欲,那么判决的刑期可能会更重。但如果犯罪者挪用公款是受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或是受制于工作环境和压力而不得不做出违法行为,那么判决的刑期可能会相对减轻。
再次,犯罪者是否认罪悔罪也是判决刑期长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犯罪者在审判中能够认罪悔过、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并积极退赃,那么其判决的刑期可能会相对减轻。
综合来看,挪用公款800万元的罪犯判刑的具体期限要考虑很多因素。一般情况下,判刑期限应该在10年以上,最长不超过15年。同时,根据情节不同,法院可以对犯罪者进行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收缴违法所得等附带惩罚。无论其判决的长度是多少,罚金或关禁闭等刑罚都要严格执行,以达到遏制挪用公款违法行为、维护公共财产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