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所有、用于居住和生产的基本土地。农村宅基地的确权是指土地使用权的登记,包括农村宅基地的划定、登记和颁发证书等一系列的程序。然而,目前,许多农村宅基地没有经过确权,尽管居民已经在上面居住和种植了很多年,这种情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没确权的农村宅基地不合法的主要原因是法律上的问题。根据《中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居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只有在登记确权后才能够确保其合法使用权,从而保障自己的权益。
其次,没有确权的农村宅基地是无法享受政策和相关福利的。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补贴政策和福利政策中,都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确权后才有资格享受相应的政策和福利,例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小额贷款支持、结对帮扶等。
此外,没有确权的农村宅基地也会导致不安全感。如果宅基地没有经过确权,就容易被相关部门强制拆迁,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宅基地确权后还能够保障土地的合法性,解决土地的流转问题,让农村土地的使用更加规范和有序。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没确权是不合法的,农村居民应该通过相关的程序来确权农村宅基地,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和享受政策和福利。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确权的宣传和落实,推动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