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职务便利挪用或者私分国家、集体财物,破坏了国家财政秩序和公共利益。在我国,挪用公款是严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情节严重的属于犯罪行为。具体判刑标准如下: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5万元-10万元之间的,判处1-3年有期徒刑;
二、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三、挪用公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
因此,挪用公款7000元的判刑情况将由法官根据相关证据、案情以及检方起诉书,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判刑并不是唯一的处罚方式。除了判刑外,挪用公款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降职、解聘等。同时,挪用公款如果涉及追缴问题,相关款项也需要退还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