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村民的住房所在地,它在农村土地制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之前,农民的宅基地属于权利凭证,不具备买卖、转让等权利,只能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分配和管理。但是,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宅基地的产权逐渐得到肯定和保障,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对住房的需求。
目前,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中,宅基地的产权可以进行转让和出租,这就为承包宅基地的买卖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个人可以在具有建设条件的宅基地上进行房屋建设,但建设单位需按规定向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建设手续。因此,在购买承包宅基地时,也需要先了解和办理相应的相关手续。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基本农田,买卖宅基地并不会改变宅基地所在地的土地性质和用途。因此,购买宅基地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及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办理相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土地调查及规划、土地使用协议、建设用地等手续。
总的来说,承包农村宅基地可以买卖,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若有购买计划,则建议先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联系了解相关规定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