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属于犯罪行为,一般情况下,根据挪用的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判刑判责的幅度也会有所不同。就挪用公款160万的情况来说,一般来讲,是需要进行重罪定罪的,最终的判决结果也可能会非常严重。
在我国的法律中,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属于侵权犯罪中的一种,涉及的法律条款非常多。例如,刑法中的“挪用公款罪”(第271条)和“贪污罪”(第383条),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行政机关财务制度基本规定》等条例法规。
如果一个人被判定为有挪用公款160万的行为,一般会有以下的判决结果:
1.定罪量刑:
挪用公款的定罪量刑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罪并罚,同时处以有期徒刑和罚金等;
(2)双重定罪,即同时被判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判刑超过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等;
(3)不构成犯罪,直接行政处罚。
2. 追缴所挪用的公款:
除了被判行刑罚款,挪用公款的人还需要赔偿国家损失,如果不能返还,还要追缴所挪用的公款。
最终的刑事判决结果是由具体的情节和犯罪后的悔罪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被判定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最终的刑期和罚款等惩罚都是比较严重的,对罪犯的生活和人生影响也会非常大。因此,人们要时刻提高自我素质,在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前,要谨记法律规定,不要轻易触碰法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