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当事人自行协商,依法书写而达成的一种约定。而离婚协议中确定的部分可以被双方自行约定,不受法律限制。但是,部分约定可能因为违反法律规定而是无效的。
首先,离婚协议中存在一些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内容,比如子女抚养权、子女监护权、赡养费、共同房产分割等内容,如果这些约定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就会存在无效的可能。
其次,离婚协议中也有可能存在对弱势当事人权益的侵害。比如,婚姻中妻子因照顾家庭而没有工作,离婚后又没有能力独立生活,如果在离婚协议中被迫放弃抚养孩子和养老金,这就涉及到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此外,离婚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分割,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比如,如果婚姻中存在共同财产,但是在离婚协议中忽略了一方的权益,就会存在无效的可能。
总之,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必须注意约定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避免对双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如果发现离婚协议中存在无效的条款,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