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家自留地的一种形式,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从最近的政策来看,农村宅基地登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去年7月,国土资源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2019年全国土地登记计划》,其中就包括了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工作。这项工作一直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到2020年初,全国农村宅基地登记率已达到了90%以上。
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工作旨在规范农村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土地资源被侵占和浪费。登记可以让农民拥有地产权证,有效避免排除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发生。登记工作的完成也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权益,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农村宅基地登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仍有少数地区的登记工作还需要继续推进。此外,一些地区可能存在不合法的宅基地,这需要进一步开展调查和整治。对于农民来说,在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例如,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宅基地,避免闲置和浪费,切实保护和发展好农村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