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公证是指当夫妻双方协商分割财产、约定抚养子女、协商离婚等相关问题后,由公证员予以公证的一个过程。公证是一种证明法律事实的方式,它具有法律效力和证明力,可以为以后的证明提供有力保障。但是离婚协议公证的有效期限并非永久,而是要看具体情况。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离婚协议公证中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涉及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生活事项;二是涉及离婚协议的条款。对于前者,其有效期限视实际情况而定,如财产分割方案、抚养子女的协议等,其效力通常是长期的,只要相关事项没有改变,协议就一直有效。
对于离婚协议的条款,其有效期限就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离婚后,财产以及离婚协议等方案需要在离婚后两年内进行公证。因此离婚协议公证的有效期限至少要在两年以内。
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例如,如果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财产分割方案在离婚后的双方有了变化,如相关财产被卖掉、生活费用发生变动等情况,就需要重新协商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生活事项,并进行公证。对于涉及离婚协议的条款,如果在公证后的这两年里,双方都没有提出异议或更改需求,那么公证文件就一直有效,如果两年后返读不变,那么公证文件的效力也就终止了。
总结来说,离婚协议公证的有效期取决于具体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离婚协议公证对于双方是可以起到很好的维权作用,并且在离婚后两年内进行公证是保障其有效性的,但如果双方协议内容发生变化,还需要重新协商、公证,以保障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