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可以通过诉讼和协议两种方式实现。协议离婚是指当事人在自愿、平等、自主、公正的原则下,在没有强制催促、欺骗、胁迫等情况的前提下,双方协商达成离婚协议书并在司法机关登记手续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如果协议离婚后有需要,是可以起诉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1. 同意离婚后悔:在签署离婚协议书一段时间后,一方对于离婚的决定出现后悔,可以提出诉讼,要求撤销协议离婚。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提出诉讼的一方需要有充分的事实和证据来证明协议离婚时存在不正当的约束力或者协议内容不公平等问题。
2. 离婚协议违约: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一方没有履行,例如没有按约定分配财产或者不对孩子进行抚养等责任,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者修改协议内容。
3. 协议离婚缺乏法律效应:如果协议离婚的协议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例如没有按照法定程度分配财产或者规定孩子抚养费金额不合理等情况,该协议则不会产生法律效力。在此情况下,双方可以重新提起离婚诉讼,并由法院判决解决。
总之,协议离婚后依然可以起诉,并不代表协议离婚失去了它的优势和好处,毕竟协议离婚比起诉讼离婚要快捷、经济。但是,在协议离婚时,双方一定要认真考虑自身权益和利益,避免出现诉讼纠纷,影响自身的生活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