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离婚协议,不需要在法庭上进行仲裁和判决,这种方式适用于夫妻之间感情没有破裂、无争产等情况。如果协议离婚后一方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起诉对方。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1. 协议离婚的协议内容是否合法
协议离婚是基于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就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如果协议中存在不合法的内容,例如违背法律的分财产方式,一方被强行继承等,就可以起诉对方。
2. 一方没有遵守协议离婚内容
如果离婚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具体内容,例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等,但是其中一方没有按协议履行,就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其履行协议。
3. 协议内容发生变化
离婚协议是通过双方协商达成的,但是如果协议后发生了变化,例如孩子的抚养权发生争议,协议中原本约定的内容就需要修改,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可以申请法院调解或进行诉讼。
4. 诉讼时效
起诉协议离婚,一般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2年再起诉就可能被法院认为过期。
总之,如果协议离婚后一方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及时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