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用于公共事务的资金被个人或组织非法占用、挪用或侵吞,已达到非法占有、获取私人利益的目的。挪用公款严重侵犯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这样的行为,我国制定了多项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刑法、行政法、财政法和监察法等。
在刑法方面,挪用公款属于贪污罪和贪污罪的从犯,犯罪嫌疑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侵吞、骗取、挪用公共财物达到一定数额的罪行。贪污罪的从犯是指知道、帮助或者默许别人进行贪污行为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前者将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后者将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
在行政法方面,挪用公款则涉及到了公务员依法行政和职责范围之外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处罚法》,挪用公款的行为决不会被容忍,公务员侵占公款将受到解聘、罚款、降级降薪、责令辞职等惩罚处理。
在监察法方面,挪用公款也执行着重要的监管角色。当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出现非法支出、挪用公款等行为时,监察机关将立即介入,展开调查,通过行政手段,查明利益关系,追回遗失资产,还原公共财产原貌。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属于一种非法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无论是刑法、行政法还是监察法都有相应的规定,对挪用公款的行为将会被严厉的追究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