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改判是指在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以某种形式已经判决了孩子的抚养权,但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孩子意愿变更、监护人状况改变等),需要将原先的抚养权判决作出变更。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将抚养权改判的事项立案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大家详细解答。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调解方式或者人民法院判决对抚养权变更的决定都必须立案。所以,抚养权改判需要立案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的目的主要是便于管理和维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对于变更抚养权决定的各项具体事宜进行管理、协调和执行。
具体来说,抚养权改判需要立案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抚养权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例如调解协议、证明原监护人意愿改变的材料等。
二、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进行立案审核。主要包括申请人身份的确认、法律依据及证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等方面。
三、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法规和证据,作出批准抚养权变更的判决。
四、人民法院通知原监护人和被监护人(孩子)关于抚养权变更的决定,并向相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执行对抚养权变更的判决。
五、对于涉及到抚养费、抚养方式等相关问题,人民法院也会根据案情作出具体规定,并告知相关当事人。
综上所述,抚养权改判需要立案,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也是更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需要进行抚养权变更,建议选择法律程序,经过正规途径解决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