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联建房,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成为了近年来乡村地区房地产业的一个新兴模式。简单来说,联建房就是多个宅基地农户将各自的宅基地合并,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一幢或几幢居住建筑的方式,以满足更广泛的住房需求。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农村宅基地联建房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为涉及到了宅基地、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规划许可等多个法律领域。从目前来看,联建房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规定。
首先,联建房涉及建房的使用权问题。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宅基地的农户才有建房的使用权,但是联建房的多个农户合并宅基地后,建房的使用权归属不明确,这种情况下,如果涉及到土地管理、执法等方面的问题,就可能出现法律纠纷。
其次,联建房还需要通过规划许可审批。由于联建房没有一个明确的基础设施和规划规范,所以想要通过规划审批的难度也会比较大。同时,如果联建房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规划方面的违法问题,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联建房尚未在全国普及和规范,虽然有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但其合法性还需在法律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规范。同时,对于想要参与农村宅基地联建房的农户而言,应该在咨询专业人员和律师的意见后,谨慎决策并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