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婚姻法中,没有规定哪一方是推荐的抚养人或更有资格获得抚养权。一般来说,法律不偏袒一方,而是以儿童的利益为重。如果儿子已经达到法定年龄,可以自己选择抚养人,如果未达到法定年龄,由法院根据儿童的最佳利益进行判断。
在判断抚养权到底应该归给父亲还是母亲时,法院将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养育环境:哪一位抚养人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2. 家庭稳定性:哪一位抚养人有更强的家庭稳定性?
3. 教育和关注:哪一位抚养人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和关注?
4. 抚养费用:哪一位抚养人能够负担孩子的全部抚养费用?
根据这些因素,法院最终会做出最佳利益决定,以保护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在实际案例中,如果父亲在育儿上有更好的表现,能够给予儿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好的教育,那么他有机会获得抚养权。抚养权的决定并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最佳利益和保护他的生命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