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将公共财产用于私人目的的行为。这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的起刑点是根据数额来判断的。
一般来说,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小,可能会被当做寻衅滋事等轻罪来处理。但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则可能被定为挪用公款罪。在我国,挪用公款罪的起刑点是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不足二十万元的,定罪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的,定罪时可以从重或者加重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对国家、曾经被挪用公款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人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严重不良影响,那么即使挪用公款数额不是很大,也会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并被判处较严厉的刑罚。
总之,挪用公款的起刑点是和数额相关的,但是除了数额之外,还要考虑受害人的情况以及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只有严格依法惩治挪用公款犯罪,才能保护公共财产的秩序和社会的公正、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