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和监护权。在我国法律中,未成年人指18周岁以下的人。如果父母在离婚或分居时,不能达成协议,就需要司法机关介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从中做出决定,谁来担任抚养人,也就是谁获得抚养权。有时候,孩子在十岁时就需要重新确定抚养人,那么是否可以要抚养权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在我国法律中,未成年人的抚养权是不可转让的。也就是说,孩子的抚养权不能由他自己主张,只能由父母或监护人来行使。如果孩子想要转换抚养人,就需要通过家庭法庭来进行申请。
那么在十岁时,孩子是否可以要抚养权呢?在实际情况中,孩子的意愿是可以被考虑的,但并不是最终的决策因素。家庭法庭会考虑孩子年龄、身心发展状况、家庭关系等因素,综合判断后做出决定。具体来说,如果孩子有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或身体障碍,那么他的意愿会被额外重视。如果孩子的抚养人申请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负责任或不适当的地方,孩子的意愿也会被参考。
总的来说,在十岁时,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倾向和感受,但不一定能够取得抚养权。家庭法庭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最合适的决定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父母或监护人应该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注,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