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8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通常由法院进行调解或判定。在判定抚养权时,法院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孩子的最佳利益: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比如是否能保持与双方父母的亲密关系、是否有稳定的居住环境等。如果两个父亲都能提供类似的保障,那么法院通常会鼓励共同抚养。
2. 父母的抚养能力和家庭环境: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的抚养经验、经济条件、居住环境、与孩子的亲密程度等因素,来评估谁更适合获得抚养权。
3. 是否存在虐待等不当行为:如果一个父亲存在虐待、暴力或淫秽行为,法院会考虑限制他的探望权或取消他的抚养权。
4. 孩子的意愿:虽然孩子在8岁以下的年龄段内,但是法院通常会听取孩子当前的意愿,来决定他们的抚养权归属方。
综合以上四点,法院会判定出抚养权应该归属哪一方,或者决定共同抚养。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获得了抚养权,父母也需要履行相应的法定责任,如提供足够的生活费、保障孩子的教育和医疗等。如果父母未能履行其义务,法院也可以作出相应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