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协议,约定了双方在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处置等问题。其中包括子女的监护问题。
监护人更改是指现有监护人请求撤销其监护职责,或者经过法律程序,更改孩子的监护人。通常情况下,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子女监护人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想要更改监护人,则需要经过法律程序,获得法院的批准。
在中国,监护权是指对未成年人的照顾、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权利。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有法律保障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院有权剥夺监护权。例如,如果监护人存在虐待、疏忽、不履行抚养义务等行为,法院可以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如果双方协议中约定的监护人发生变化,需要经过正式的司法程序才能生效。一方单方面修改监护人,没有得到法院的批准,是无法生效的。因为监护人的更改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生活、成长和生活权益,法院需要审慎处理此类案件,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总之,离婚协议监护人更改是有效的,但必须经过法律程序,获得法院的批准。在此过程中,法院会考虑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以确保其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