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到国家财产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类犯罪行为,社会上通常有一定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在中国,处理挪用公款的案件大多由司法机关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受理和处理。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属于刑事犯罪,对于发现挪用公款的行为,首先应该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局或反腐败监察部门。在接到举报或者发现违反财经规定的行为后,公安机关或监察部门会调查确认情况,并将涉案人员和相关证据移交给检察机关进行起诉和审判。
此外,挪用公款的行为也可能涉及到民事和行政责任。例如,遭受挪用的公款的受害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追回被挪用的公款,并要求相关贪污分子进行赔偿。对于涉及行政责任的问题,则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提出申诉。
总的来说,从挪用公款的受理来看,不同的部门会根据具体涉及的问题和层面进行受理和处理。不过,无论是刑事、民事还是行政责任,处理挪用公款的问题都需要强化监管、加强法制建设,并严格依法惩处针对违纪行为者,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