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是离婚中双方自愿达成的一份约定文件,包含一系列离婚协议内容,例如房产分割、财务分配、子女抚养等等一系列事项。那么,当一方在签署协议书后,又发现自己受到损失或者对方没有履行协议内容,能否起诉?
根据法律规定,协议书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文件,离婚协议书同样也是如此。当一方发现对方没有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履行义务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协议。此时,法院会调查协议的真实性、约定的履行情况等等,如果发现对方确实没有履行协议,法院会依据法律判决对方履行协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达成和解协议。因为双方已经签署协议书,那么当事人之间存在一种法律上的关系,需要先尝试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寻求解决。
此外,离婚协议书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法律文书,但是它仅具有民事法律效力,不涉及刑事责任的约束。如果另一方违反离婚协议涉及到犯罪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在离婚后,若发现对方没有履行协议或违反协议约定,可以通过诉讼等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诉讼并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解和调解同样是值得尝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