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夫妻双方通过法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离婚协议是协商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文件。在离婚协议中,双方需要就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探望子女等问题达成一致。但是,离婚协议中关于姓氏的约定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中国法律中,姓氏是家族血脉的传承,它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因此,将个人姓氏的改变与维护传统文化之间进行了平衡。在夫妻离婚时,双方的姓氏是保持不变的,这是中国姓氏传承的重要人文传统之一。因此,在离婚协议中,双方约定变更姓氏的条款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尽管离婚协议中不能包括姓名变更条款,离婚后的人实际上仍然可以决定是否改变自己的姓氏。不过,再次更改姓氏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申请,以保证能够得到法律认可。例如,需要先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然后经过审批后,可以进行变更。
总之,离婚协议中是不能约定改变姓氏的条款的。另外,因为姓氏与传承有关,个人的姓氏对于家族的传承也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在更改姓氏时需要考虑这一因素。虽然在法律上是允许更改姓氏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其转移特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