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或监护人按照法律规定,对儿童进行生活照顾、教育和管教的权利和责任。在我国,抚养权的法律效力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子女的抚养问题需要通过协议或者法院判决来解决。协议需要由夫妻双方自愿达成,并提交给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具有强制执行力。而法院判决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如果夫妻未离婚,但因其他原因不能共同照料孩子,也可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子女享有抚养权和教育权。父母应当履行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如父母未尽到抚养义务,被监护人、其他亲属、社会团体、人民检察院等单位或者个人有权请求法院依照法律规定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障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学习、成长。
最后,《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和未成年人需要特别保护的范围。法律规定了一系列关于抚养权的具体规定,包括父母在抚养中应当给予未成年人关心、教育、帮助等,禁止虐待、遗弃和剥夺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和安全等行为。
总之,抚养权具有执法力和法律效力, 主要由婚姻法、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父母和监护者应当认真履行抚养义务,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如有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