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离婚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包括离婚后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的约定。这种协议书是离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离婚协议书不一定是一定有效的。如果其中有违法或不合法的条款,或者其中有一方不自愿签署协议,那么这份协议书就有可能被法律识别为无效或不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离婚协议书中的约定被违反,另一方可以去法院起诉。例如,如果一方在协议书中同意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但是后来不履行支付义务,另一方就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协议书中的义务。同样,如果双方在协议书中约定了财产的分配方案,但是一方并未履行协议,也会引发争端,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离婚协议书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判。如果协议书中的约定与法律相矛盾,法院将以法律为准。此外,法院会考虑协议书是否自愿签署,是否公平合理等因素。
因此,离婚协议书在离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双方提供方便和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书只有在合法有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一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