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法律规定农村居民能依法获得宅基地,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农村的重大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法》第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享有宅基地使用、收益、转让、抵押和继承等权利。”这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经营宅基地的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
岁数是获得宅基地的一项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法》第十四条规定,“法定继承人依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应当满足法定继承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条件。”
这个“年龄”是指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男子年满18周岁,女子年满16周岁,即成年。那么,这条规定就是指,法定继承人必须是成年人,否则无法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同时,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未成年人也可以获得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作为代表。若未成年人没有法定代理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监护人代理办理。
除了年龄,法律还规定了其他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法》第十四条规定,法定继承人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婚姻状况和身份证件等。
总之,获得宅基地必须满足法定继承人的年龄、婚姻状况、身份证件等条件。这些规定的制定,有效保护了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宅基地的管理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