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就财产分配、抚养子女、探视权等事项所达成的一致意见。在我国离婚协议可以由当事人就结婚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问题进行协商。但是,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协议需要公证才能生效。
公证是由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予以认可的公证机关的行为。公证可以对涉及到财产性关系的生效文件进行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离婚协议需要公正才能确保离婚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公证能够确保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协议生效性。
通过公证,可以使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避免后期出现纠纷。例如,离婚后一方无法按照协议约定支付赡养费、财产分割款等情况,一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进行维权。如果离婚协议没有公证,则协议的有效性可能无法得到法律保护,一方无法维权,从而导致其利益受到侵害。
总之,离婚后离婚协议还需要公证。公证能够为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提供保障,同时也有利于离婚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建议离婚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之后,及时进行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