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宅基地政策中,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居民集体所有的,供农村居民居住和生产的固定住所所在的土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宅基地不算作房产,也不属于商品房。
在宅基地政策中,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只能拥有土地使用权,不具备房屋所有权。也正因为如此,宅基地上的房屋不能被认为是房产。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超过规定的面积,例如建造了50平米以上的建筑,这种情况下,宅基地就会被归为“集体建设用地”,被算作房产了。
此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住房套数”,一般认为,在国内房地产的规划中,每300-5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可以算作一套住房的新建用地,同样,在宅基地政策中,一块宅基地也只能算作一套住房,同样不属于房产。
总的来说,宅基地和房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宅基地不算作房产,但也要注意规定的面积和建筑计算等规定,如超过规定就要被算作房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