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的买卖行为实质上是违法行为,因为这些房屋是作为国家政府为了保障拆迁户的基本居住权而提供的公共福利房,一旦私自买卖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后果:
1. 合法性问题:拆迁安置房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房,购买者实际上购买的是政府为拆迁户提供的住房分配权,而政府并没有将这一权利转移给购买者,因此,购买这种房屋本质上是违法的。
2. 法律问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拆迁安置房属于政府所有,除了拆迁户和政府等特殊情况外,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进行转让和出售。私自买卖拆迁安置房将涉及到物权纠纷,如果被诉至法院,买卖双方将面临法律惩罚。
3. 社会问题:销售拆迁安置房的行为会导致公共福利房资源的流失,同时也会影响到政府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社会稳定。
4. 风险问题:由于拆迁安置房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购买者可能会面临被拆迁的风险,并且移交住房的过程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总结:私自买卖拆迁安置房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对安置房的资源进行合理和公正的分配和利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城市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正打击此类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