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严惩。如果挪用公款后主动撤诉,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法律惩罚。相反,挪用公款撤诉的行为可能会对其判刑产生影响。
在挪用公款后主动撤诉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被告做出量刑。如果被告能够积极认罪悔错,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并主动退还挪用的公款,那么法院可能会考虑减轻刑罚。但是,如果被告依然执意不认罪,并且无法追回挪用的公款,那么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挪用公款将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涉及到重要财务问题,其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被告人除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外,还需要赔偿相关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在法律面前,挪用公款撤诉是行不通的,被告人不应侥幸心理,应当认真面对法律的惩罚和责任。
总之,挪用公款是反社会的行为,一旦涉及到挪用公款的情况,需要坦率面对,积极认罪悔错,并尽力赔偿损失,这样可能会对判刑产生一定的减轻影响。然而,无论如何,法律绝不会纵容挪用公款的行为,挪用公款的被告人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