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由村集体或者农民自筹土地,依法取得的用于住宅和生活的土地。买卖农村宅基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农村宅基地面积符合规定,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
根据《农村宅基地条例》,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0.15公顷。如果是住宅和生产经营设施共用,则宅基地面积范围为0.3至0.5公顷。
2.农村宅基地权利归属明确且可以合法转让。
农民在依法取得农村宅基地的权利之后,可以依法出售或者转让自己的农村宅基地。但是,需要经过村集体或者地方政府审核同意,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3.农村宅基地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省、市、县、乡镇规划。
农村宅基地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省、市、县、乡镇规划要求,以保证农村宅基地的建设与国家、省、市、县、乡镇发展规划的协调性。
4.农村宅基地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农村宅基地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使用农村宅基地进行违法活动,如:非法建设、非法占地、破坏生态环境等。
5.农村宅基地证有法律效力。
如果有转让或者买卖农村宅基地的需求,必须保证农村宅基地证有法律效力,否则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总而言之,买卖农村宅基地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政府解决农民宅基地的制度安排,不得超出规定,否则后果自负。